2018年11月3日,第一届“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刑科院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刑科院承办,主题是“时代发展与刑事法变革”。论坛邀请了高铭暄、陈泽宪、黎宏、黄京平、江溯等来自法学界和实务界的著名专家对参会论文进行指导和点评。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厦门大学等全国近30所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近百篇论文,遴选出20篇主题报告论文,不分等级的评选出了20篇优秀论文。威斯尼斯人博士生夏伟提交的《基于logistic回归的无罪判决生成路径的实证分析》与冯文杰提交的《以刑制罪的法理与规范分析》,都获得了中国刑法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并作为主题报告论文进行主题发言。
夏伟提交的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无罪判决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发现无罪判决的作出主要受到辩护因素和审判因素的影响,检控因素不能显著的影响无罪辩护的作出。约有三成的无罪辩护案件受到法院支持,所谓“法院不愿意作出无罪判决”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对于无罪案件而言,关注的焦点应当在于无罪判决的准确性而非无罪判决率的高低。冯文杰提交的文章指出,以刑制罪是从刑罚角度考虑犯罪问题的理论,结果导向主义等理论可以在法理上支撑其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其隐性的适用范围存在于所有刑事裁判领域;其显性的适用范围主要存在于四个领域:罪刑设置明显失衡、罪刑设置具有模糊性、罪刑设置具有相似性以及罪刑设置具有滞后性。根据以刑制罪逻辑得出的结论必须经受规范目的与规范文义的双重检验,实现在契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的前提下,达到罪刑法定的实质侧面的追求目标。两篇文章得到与会专家老师和各位学友的积极认可和完善建议。
本届论坛以“时代发展与刑事法变革”为主题,旨在为全国刑事法博士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中国刑事法治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与会期间,博士生夏伟、冯文杰、刘双阳积极参与各单元议题讨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生、博士后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和博士生们对威斯尼斯人近年的高速发展、交叉学科办学以及一系列引人瞩目科研立项和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