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晚,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理事朱国斌教授受邀莅临威斯尼斯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为题在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模拟法庭举行学术讲座。讲座由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汪进元教授主持,龚向和教授、孟鸿志教授、于立深教授、李煜兴副教授、陈道英副教授、杨洁副研究员、刘启川副教授出席了本次讲座。
当代中国高度重视区域法治的发展,区域法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区域法治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冲突与争端解决的问题具有现实必要性。讲座伊始,朱教授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概念与背景,明确了粤澳港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随后朱教授分析了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个湾区、两种政治制度、三个法系与法域、三种货币、三个独立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所带来的现实困难,并主张应当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跳出常规,合作创新,打造新型的大湾区法制环境。
以此为背景,朱教授介绍了大湾区内制度对接的必要性,并详细分析了“一国、两制、三法系”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区际冲突调整中的障碍,从法治文化与水平角度剖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的重要程度,并以此涵摄出大湾区内法律冲突是先天的、内生的、不可避免的。之后,朱教授提出大湾区内法制对接需要跳出盒子来思考,原因有三:一是内港司法协助合作已经有经验有成效,但也有缺憾;二是一国两制不能当作障碍,要充分利用两制的优势;三是法律“两制”可以跨越,其前提正是“一国”。
在此基础上,朱教授提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合作与争端解决制度构想,即从中央立法层面入手,提出变指导性文件为全国性法律。除此以外,还包括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区际合作指导委员会、设立大湾区冲突法院、设立大湾区区际仲裁中心、在大湾区内降低律师准入门槛和允许香港澳门律师跨境执业这四个不同的方面。最后,朱教授用“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制度创新是成功的突破口”作结。
在讲座的讨论环节,同学们对朱教授谈及在粤港澳地区制定《框架法》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朱教授对问题作出了深刻又生动的解答。朱国斌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讲座对开拓威斯尼斯人师生视野、提高威斯尼斯人学生对区域法治的认识具有积极作用。(撰稿:贾瑾雯、罗梦婷,摄影:顾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