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研究生刑事诉讼实务课堂顺利举行

发布者:魏文杰发布时间:2019-05-11浏览次数:581

五月榴花照眼明,初夏时节,为进一步加强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教学,丰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威斯尼斯人研究生刑事诉讼实务课堂特邀南京市建邺区李勇副检察长和南京市博事达律师事务所周连勇主任为同学们授课。


李勇副检察长分为三个专题向同学们讲授,第一讲为《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首先,李勇副检察长介绍了以审判中心对证据审查的影响,其次,通过对三个实务案例的具体分析,李勇副检察长对刑事证明标准做了深入分析,再次,通过对印证证明模式和自由心证模式的内涵以及域外经验介绍,李勇副检察长阐述了刑事证明模式,最后,李勇副检察长详细讲授了其首创证据审查“三步法则”,即综合分析-双向对比-分解验证。

第二讲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与适用》首先,李勇副检察长从为什么可以程序从简和为什么可以从宽两个视角向同学们阐述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其次,他结合具体法律条文详细介绍了认罪认罚案件的适用条件,再次,以“走出‘简易不简’预防‘速裁不速’之简化路径”为要旨,李勇副检察长提出了认罪认罚程序简化路径,最后,李勇副检察长对于认罪认罚案件证明标准和证据标准问题作了详细论述,他认为证明标准是法律规定的证据证明所要达到的抽象的程度,而证据标准是在具体个案中以证明标准为指导,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过程中对证据的质和量的要求。

第三讲为《交叉询问策略与技巧》,交叉询问被证据法大师威格摩尔誉为“迄今为止为发现真相而发明的最伟大的法律引擎”在法庭上如何使用好这个“引擎”一直为理论界所忽视。李勇副检察长结合他承办的具体案件,详细讲授了他总结的交叉询问“三大原则”,即一强化立场,展示证据,建立场景,构建事实,以说服法官;二揭示矛盾、暴露矛盾、削弱可信度;三控制被询(讯)问人,并分阶段具体介绍了“交叉讯问”的“十大策略”。


博事达律师事务所周连勇主任结合多年的实务工作和职业经验,用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案例向同学们讲述了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他提到,对于成就一个优秀律师,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敏捷的思维性;具有某一专业、某一方面的特长,包括法律体系中某一法律部门专门的或其他专业的特长;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掌握多方面的社会知识、生存技能和应有的精神气质、协作配合能力、团队精神;善于借力,包括借助人脉、资源、资金、人力等;善于谋划,包括人生谋划、个案谋划、经济谋划和团体谋划等七项素质至关重要。周主任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提醒同学们要早作准备,确定目标,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提出自己的困惑,周连勇律师耐心地做出了详细解答。

刑事诉讼法研究生实务课堂的顺利举行对于加强威斯尼斯人人才培养、推动学术创新发展、学科建设大有裨益,对于促进威斯尼斯人一流法学学科建设意义深远。

(文:王爽;图:王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