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期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博士生学术沙龙于2022年3月18日晚上于线上会议室进行,本次沙龙由东南大学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2020级博士生吴帅帅以“环境刑事司法视域下生态修复的制度形塑与路径建构”为题进行论文报告。苏州大学王健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魏超老师为本期沙龙特邀嘉宾,北京大学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博士生王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博士生王东方、中央财经大学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博士生王立源、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博士生华子岩担任评议人,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博士生曾亚梅担任主持人。
报告人吴帅帅就本次报告论文的选题背景、论证思路与展开进行了介绍。
随后,评议人依次对论文发表各自看法。
评议人王岩博士认为,选题新颖且非常有研究价值。文章的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文章内容翔实,论证充分,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裁判文书和数据资料,进行了周密而细致的推敲讨论和制度构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问题的提出”部分,在提到由“犯罪—惩罚”二元模式转向“犯罪—惩罚—修复”的三元模式时,直接得出应当将生态修复责任的落实作为第一位次的司法价值的论断,是否妥当?在“生态修复制度的底层逻辑”部分对“惩罚—修复”价值进行讨论的时候,只论证了修复作为生态修复制度的第一位次价值,没有论述也应当作为环境刑事司法的第一位次价值。第二,作者提出了刑事司法实践中三种处理模式及其局限性,从这个问题引发了构建生态修复制度的对策的讨论。然而文章基本没有讨论构建生态修复制度何以成为问题的解决之道。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在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提到,“与体量巨大的环境犯罪案件基数相比,环境修复并没有成为一个高概率的附加义务。”数据两相对比,是否就可以得出“环境修复力度”不足的结论了?环境犯罪有没有行为犯?即是否存在没有造成后果但也是犯罪,但是不需要修复的情形,是否会影响到结论的可靠性。
评议人王东方博士认为,从选题上来看,该报告文章,选题新颖,严密契合了和谐价值观与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从文章结构上来看,该报告文章总体上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数据充实,行文雅正,可读性很强。但是,从内容上来看,仍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文章内容略显臃肿,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凝练;其次,文章的很多措词不够精准;最后,目前《民法典》已明确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责任以及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那么,当我们在刑事司法领域再次谈生态环境修复问题时,生态环境修复在刑法语境下的定位是什么?是否仅仅如文章所言“应上升为第一位次价值”?同时,文章事实上并没有突出刑事司法领域中环境修复的特殊性,由此便造成文章内容与刑法的黏附度不是很高,而此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评议人王立源博士认为,关于惩罚与修复的二元对立关系可能需要进一步论述。包括:在“惩罚、修复”的具体实施中,缓刑与实刑的判断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在生态环境刑事司法过程中应当强调对犯罪嫌疑人程序性权利的保护,例如生态修复方案的制定;在合规范性构建的过程中,如何将社区矫正制度与刑事司法程序进行衔接;如何确定生态修复过程中监督机制的评价标准;等等。
评议人华子岩博士认为,生态修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如何细化,文中并未深入论证,需要进一步论证,比如对于东北黑土地的污染如何具体修复。
特邀嘉宾魏超老师认为,本文并不是一个传统教义学的文章,偏向于对策论。但是有些对策脱离了实践的需要,可能并不符合实践。对于一些制度之外的情况,文章并未作出论证,需要进一步完善。
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博士生学术沙龙属于博士生自发组织的定期报告学生研究成果和研究困惑的平台,旨在通过热烈的讨论互动增进博士生在学术研究上的联系,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在学院领导老师们的支持与同学们的持续参与下,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已成功进行了18期,新学期,博士生学术沙龙将继续力争在讨论与回应中实质性推动博士生研究进展。
图文:吴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