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期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博士生学术沙龙于2022年4月10日晚上于线上会议室进行,本次沙龙由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2021级博士生李轩以“论对新发传染病的即时防控——《传染病防治法(征求意见稿)》第50条评介”为题进行论文报告。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张运昊老师、湖南师范大学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周泽中老师为本期沙龙特邀嘉宾,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生马晶、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生刘海宇、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法学博士生杨佳豪、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法学博士生刘阳阳担任评议人,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法学博士生吴腾担任主持人。
沙龙伊始,报告人李轩就本次报告论文的结构框架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评议人依次对论文发表各自看法。
评议人马晶认为,论文对“新发传染病”概念界定不清晰,并未厘清“新发传染病”与“具备传染病特征的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二者之间的关系,应结合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以及征求意见稿其他条文对“新发传染病”进行立法目的解释、体系解释。评议人刘海宇认为,论文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主标题和副标题不协调;第二,论文第三部分将缺陷成因和理念更新并列的框架结构不合理;第三,论文存在将“评估”“风险评估”“常规风险评估”混用的问题。并对如何修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评议人杨佳豪认为,论文选题新颖,富有创新性,同时认为文章写作难度很大,因为即时防控的实践远超前于理论,且涉及较多利益权衡判断,在制度设计上具有高度复杂性。他进一步指出论文第三部分在阐述理念更新时应更多考虑中国话语,总结中国精准防控的抗疫经验,同时指出论文表述上和注释上存在的不足。评议人刘阳阳首先指出论文写作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其次指出论文第三部分中的“最大最小值规则”是本文的重点,但论述仍然过于简单,应当加强论述;最后认为论文第四部分应当紧紧围绕“最大最小值规则”进行即时防控的制度建构。
特邀嘉宾张运昊老师认为,论文核心观点明确,问题意识清晰,有学术价值。但文章也存如下问题:第一,文章的标题缺少题眼;第二,文章对“新发传染病”的概念界定应当开门见山,并且结合学界已有的观点进行界定,同时“即时防控”概念的用语是否合适,能否改为更清晰的概念用语?第三,文章的研究内容也存在论证不够充分,在结构上也存在“先做价值判断,再进行逻辑推理”的问题,最后对文章如何进行修改提出了建议。
特邀嘉宾周泽中老师对文章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比例原则应当按照“三阶层”依次适用,只适用“必要性原则”存在逻辑漏洞;第二,“零风险”和“可接受的风险”如何限定是一个专业问题,是否可以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加强文章定量分析的论证;第三,文章有些地方存在论证不充分的问题,如第四部分第二小节对“过渡阶段”的界定不太清晰;第四,文章“快速风险评估”与“综合风险评估”的关系描述过于简单,应当结合循证医学等方法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