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大数据与互联网法学青年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发布者:高地发布时间:2022-05-20浏览次数:484

  2022年5月18日下午14:00,第五期大数据与互联网法学青年学术沙龙在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法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沙龙由杨洁副教授主持,社科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王禄生教授、威斯尼斯人品牌官网任丹丽副教授、陈道英副教授、徐珉川副研究员、苗泽一老师、邢晨曦老师、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吴天星老师及司法大数据基地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主持人杨洁副教授首先对沙龙参与者表示欢迎,强调了举办青年学术沙龙的意义,希望借此让同学们融入学术环境,提升科研能力,激发创新火花。

  20级博士研究生王爽首先以《刑事侦查中情感计算应用的双重困境与分阶式因应》为主题进行了成果分享。汇报介绍了刑事侦查中情感计算的应用实践、刑事侦查中情感计算应用的双重困境,并提出了刑事侦查中情感计算应用困境的分阶式因应。评议人21级硕士研究生王于昌认为,文章将技术与法学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并应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来考量情感计算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可能;19级博士研究生龚善要就文章中情感计算对公正、效率、自由等价值的冲突上论证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各位嘉宾老师也就“机器讯问”与“人的讯问”的区别、技术之于刑事诉讼价值的冲突、侦查阶段中引入技术手段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靠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后,20级硕士研究生赵艺分享了近期正在投稿的文章《论依法公开个人信息的“合理”处理》。文章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7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中的“合理”入手,讨论了个人信息的“合理”处理的出处、“合理”模糊的缘由、“合理”模糊的消解与“合理”处理的构建。评议人20级硕士研究生宋珂颖认为该篇文章的问题十分聚焦,论证的逻辑也比较通顺,是一篇优点非常明显的文章,但在措辞的严谨性和引注的科学性上可进一步完善;20级硕士研究生李雅芳同样肯定了文章的逻辑推进与理论阐释,并对“合理”这一概念在司法实践中相对模糊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且就案例的选取与文中的计算公式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各位嘉宾老师也高度肯定了该篇文章,并且就法条评注、案例援用、学术用语等问题同赵艺与其他同学进行了交流。

 

  最后,王禄生教授对本次沙龙进行总结,肯定了本次沙龙的交流质量,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基地青年学术沙龙的分享讨论,关注学科前沿,追求学术创新。